科研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平台  >  正文

陕西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5-10-28 点击数量:

陕西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商洛学院)201112经陕西省科技厅批准组建201410月通过科技厅验收,201712月顺利通过评估。实验室位于商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大厦,总面积5700平方米,总投资超过2000万元。

陕西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是全国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内首家省级重点实验室。目前,实验室已经配置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激光粒度分析仪、离子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度计、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导热系数测定仪、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气质联用仪、材料真密度测试仪等测试仪器和试验设备500余台,能够进行粒度、成分、物相分析,还可以对材料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导热性、密度、吸水性、放射性等性能进行测试。

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4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18人,博士学位26人。聘请赵鹏大院士为双聘院士和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长期聘请欧阳晓平院士(中国工程院)、朱永法教授(清华大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倪文教授(北京科技大学、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首席专家)、高胜利教授(西北大学)专家学者,对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工作进行指导。实验室承担各类科研项目500余项,经费3000余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中央引导地方专项项目2项,陕西省科技统筹服务地方重大专项项目4项,其他省、厅级项目2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900篇,其中SCIEICSCD收录500余篇。授权专利163件,完成转化37件。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三等奖各1,绿色矿山科学技术科技奖进步等奖、三等奖各1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奖5项,其他市厅级科技成果54项。制定地方标准5,团体标准4,建成示范基地15个。依托实验室,商洛学院先后获批陕西省矿产资源清洁高效转化与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冶金矿山尾矿高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平台与实验室相辅相成,有效促进了尾矿综合利用科研成果的转化。

实验室立足秦岭优势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着力解决尾矿大量堆存带来的系列问题,以商洛尾矿资源数据库建设、有价元素综合回收利用机理及技术、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制备技术及机理、矿冶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库区生态修复为研究方向,开展钼、钒、铁、金、铅锌银等尾矿的高值化清洁利用关键技术研究,突破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瓶颈,将重点实验室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中心、一流的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中心,一流的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测试中心,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

陕西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官方网站:

http://wksys.slxy.edu.cn/xysgk/sysjj.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