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建设 >> 专业建设 >> 正文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2025年06月26日 13:44  点击:[]

“资”意绽放  “环”抱未来

一、专业定位

本专业立足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高效利用的现实需求,紧扣学校“立足商洛、面向地方、服务基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聚焦战略性金属高效回收、尾矿资源规模化利用、工业废水资源化再生等关键方向,构建“素质为本、能力导向、实践驱动”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为秦岭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产业绿色转型提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支撑。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扎实的技术应用、团队协作及组织协调能力,培养初步的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能力,能在资源循环、化工、环境、材料等行业从事生产、研发、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懂技术、会管理、善创新”的应用型人才。

三、专业课程

3.1学科基础课

涵盖数学、化学化工、物理、材料、环境、资源循环等六大部分20余门课程,系统构建知识框架,充分打牢学科基础,拓展学生发展空间。

图片1

3.2专业主干课

构建以“双碳科技与管理”为引领,以“固废建材化利用”为主体、以“有价元素高效回收”和“水资源再生利用”为两翼的专业主干课格局。课程设计紧密对接行业前沿与区域需求,全面完善专业知识,显著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图片2

四、实践教学体系

本专业拥有陕西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矿产资源高效转化及新材料工程中心、陕西省院士工作站、陕西省分析测试虚拟仿真实验室和基础化学实验中心等省级平台,实验室总面积2000余平方米,设备先进,管理规范,能够全方位、高效地保障实验教学质量。

本专业与陕西环保集团、陕钢集团、陕西有色集团等行业龙头大型国有企业共建稳定、优质的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深入生产一线,开阔视野,显著提高解决复杂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与弘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灵圣作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上市企业深度合作,探索“培养-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打通学业与职业通道,助力学生实现“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的顺畅过渡。

五、学科竞赛

实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创新性推行“三早”育人模式(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组、早进科研团队),引导学生尽早接触科研、培养创新思维。在此基础上,精心构建并积极组织参与挑战杯、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环境友好科技竞赛等多元化、高水平学科竞赛体系。近三年来,学生在各类竞赛中成果丰硕,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六、校园活动

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以“五育并举”融合培养时代新人。校园活动精彩纷呈,涵盖学术讲座、科技创新、文体艺术、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多个维度。如“秦岭生态保护”主题系列活动、“资源循环科技创新论坛”、丰富的社团文化等,旨在启迪智慧、润泽心灵、强健体魄、陶冶情操,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在这里,您将拥有充实而多彩的大学生活!

七、师资力量

本专业师资力量卓越,现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占比高达92.5%,拥有教授5人,副教授7人。团队中拥有三级教授一人、省级人才称号获得者3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师德标兵1人。荣幸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原校长赵鹏大教授、西北大学二级教授高胜利教授担任兼职教授,为学科发展注入顶尖智慧。全体教师治学严谨,在学术领域成就斐然,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开阔的前沿学术视野,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共同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指导与成长引领。

八、教学成果

依托秦岭生态保护的独特地域优势,本专业锐意进取,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绩。先后主持省级教改项目5项,发表教改论文50余篇,编著教材2部,成功立项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一门、陕西省创新创业示范课1门,并获得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这些成果是教师团队潜心教学、勇于创新的有力证明,为培养高质量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九、科研成果

本专业教师紧密围绕国家战略与区域需求,紧扣秦岭域内有价元素高效回收、矿冶固废大规模消纳等关键科学问题和核心技术开展科研攻关,科研实力雄厚。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20余项,市厅级项目5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荣获国家级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相关技术在陕南地区十余家企业成功推广应用,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陕南地区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与智力支持。

十、升学就业

在国家“双碳”战略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蓬勃发展,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持续旺盛且前景广阔。近五年来,毕业生去向多元,发展态势良好:约2%进入政府部门从事资源管理岗位,约30%进入国内知名大学(如长安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深造。尤其值得骄傲的是,2024届毕业生考研上线率突破40%,高居全校首位!这充分体现了本专业扎实的培养质量和学生强劲的竞争力。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正如朝气蓬勃的你们一样,蕴藏着无限活力与可能!它紧扣时代脉搏,拥有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选择资源循环,就是选择投身于可持续发展的伟大事业,为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贡献青春力量!我们衷心期待满怀梦想与热情的您,加入商洛学院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这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大家庭!让我们携手同行,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球的美好未来共同努力!